深圳国际2022年收入155亿港元 2023年将迎竣工交付高峰期

2023-03-30 16:21:52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3月28日,深圳国际(00152.HK)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2022年,公司全年营收155.29亿港元,撇除收费公路的建造服务收入后,全年收入140.85亿港元;经营盈利70.84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港币12.54亿港元。深圳国际以上数据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原因即联营公司深圳航空去年大幅增亏,以及人民币贬值导致产生汇兑亏损。

面对短期业绩承压,深圳国际已部署系列举措,公司表示2023年将持续加强大湾区的优质资源获取力度,同时年内将迎来竣工交付高峰期。


(相关资料图)

回顾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波动下挫等因素影响,深圳国际的物流、港口、交通及环保等主业业绩有所下滑。

其中,物流业务整体收入同比降17%至19.63亿港元。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深圳国际主动收缩毛利率较低及风险较高的供应链业务,令物流服务业务营收同比下降61%,拖累板块整体表现。但物流园收入同比上升14%至亿港元,主要受惠于长沙、义乌、武汉等新园区投入运营。

同时,物流业务的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上升181%至14.27亿港元,主要受益于“投建融管”闭环商业模式的落地实施,年内将合肥及杭州的两个物流园项目置入私募股权基金,录得税后收益6.57亿港元。

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2%至27.62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下跌5%至1.03亿港元。

深圳国际旗下收费公路及环保板块主要由深高速(00548.HK,600548.SH)统筹经营,其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17%至93.30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下跌27%至23.15亿港元。

聚焦经济较发达地区织密全国性物流设施网络仍是深圳国际的发展重点。2022年,公司新增投营高标仓面积约87万平米,令总运营面积增加约25%,历史性地突破400万平方米;新获取物流仓储用地约2715亩,累计获地面积已超万亩。同时,于核心城市加速实施“一城多园”战略,特别是在大湾区,公司去年获取了深圳宝安、盐田、坪山及佛山顺德、南海等地区多宗优质仓储用地,巩固了“主场优势”。

为满足客户对于自动化、冷链物流的需求增长,深圳国际于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石家庄等城市着力打造智冷仓储产品线,已投入运营的智慧仓及冷仓面积约7.3万平方米,在建、拟建及规划中的智慧仓及冷仓面积约26.7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深圳国际将再新增50余万平方米高标仓入市,含1.5万平方米的智慧仓及6.3万平方米的冷库投入运营,且投营面积每年增逾10%的成长速度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战略规划期。

港口业务布局方面,南京西坝码头业务量稳居沿江十一个同类港口首位;靖江港、沈丘港和丰城港建设高标准推进,预计将于2023年陆续投入运营。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方面,深圳国际旗下湾区发展(00737.HK)新增广深高速和广珠西线高速的权益收费里程105公里,且随着深外环二期主线通车,及沿江二期、机荷高速改扩建等重大工程落地,公司在大湾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22年,公司持续推进大环保业务布局,有机垃圾设计处理规模已超过6000吨/日,跻身全国行业前列。

深圳国际表示,今年将持续加强大湾区的优质资源获取力度,围绕“水陆空铁+智冷”全景物流生态延伸布局,为未来多式联运业务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将积极推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并积极筹划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工作,在保持园区运营权的前提下盘活集团优质物流资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标签:

上一篇:焦点热文:联易融科技2022年收入9.2亿元 毛利率84%再创新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彩推送

股票